欢迎光临三亚视窗!

今天是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李斌赢了 造手机要跟马斯克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2日报道 前段时间,蔚来进军手机行业的消息在网络上不经自走,3月31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回应了蔚来造手机的传闻,他表示“目前还是在非常前期的市场研究中,并且也在深入思考对于用户的价值。我们会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的角度,去进行更多的探索。”

消息一出,网友也开始纷纷揣测蔚来造手机的目的,其实车企进军手机行业并不是新鲜事,此前,除了埃隆·马斯克在去年底宣布的特斯拉智能手机Model Pi以外,吉利汽车CEO李书福也在去年9月一马当先,通过自己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近年来,跨界似乎是一个很“潮”的褒义词,尤其是在科技圈,相信手机厂造车大家都不陌生,在几年前,对准智能汽车的风口,很多手机大厂都纷纷“下海”,以自己深谙智能化基础的先天优势入局造车。前有小米携百万资金高调宣布入场、后有苹果、VIVO、OPPO等相继涌入,而华为虽然没有明面上宣布造车,而是潜心钻研ICT,但看到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M5(参数丨图片)之后,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这也许就是造车“实锤”。

对于很多人来说,移动设备厂商造车可能比较好理解,首先,智能手机的市场早已形成一片红海,几家独大的局面;而相比起车来说,手机的成本以及创新空间的确有限,在如此激烈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可以说实属不易。另外,汽车的客单价更高,从公司层面上来说,能够拉起公司估值,起到提升品牌认可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从用户生态层面上,如果能够实现手机到车机的无缝衔接,用自家的生态给用户全套的体验,那何乐而不为?并且由于智能手机制造商在智能配置,获得用户生态数据方面有先天优势,所以手机厂造车从逻辑上是可寻的。

但是有人可能会问,小米、华为这些以移动设备起家的科技企业都在进军汽车行业,为什么车企还要“逆行”造手机了呢?难道是为了给车出周边?

其实背后的原因可用四个字简单概括总结,那就是“未雨绸缪”。

0进化生态“完全体”
首先,我们来看看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内在联系。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芯片被运用在了智能汽车上,有种观点认为新的造车逻辑可归纳为“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因此汽车不再单一的服务于用户的出行,实现物理上从A点到B点,而更是一种“第二生活空间”。另外,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未来驾驶者对汽车的自我控制程度会降低,因此大家在车上可支配的时间将会更多,能够满足各种非驾驶需求的功能就会应运而生,未来的汽车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必须拥有集娱乐、交互、工作等功能。
而这些功能就和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交相呼应,智能手机的产生将原本手机作为通信工具的功能弱化,而已经有效满足了用户提升效率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还在不断更新。
因此,如果将智能汽车看成一部放大版的智能手机,能让用户上车之后放下手机,直接和车机互动,是不是效率就更高了?
0为什么要建立生态?
事实上,目前智能汽车的车机水平仍然不能代替手机在用户生活中的角色,原因很显然,目前很多人在车上都还是习惯利用CarPlay或者蓝牙将手机和车连接,来使用导航、音乐以及电话等功能;因为现在的部分车机还是无法做到比手机更智能,更能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
因此一些提前意识到这点的车企们便想出自己造手机这一补齐短板的路径。这点来说,不管是蔚来还是吉利,以及特斯拉,观点应该比较一致。

去年9月,李书福在武汉设厂,开始投入手机业务,在后续的采访中他表示,“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换句话说,车企希望构建一个用户个体和他们的车之间的有机生态闭环,而智能手机就是连接这个闭环的关键拼图。
如果车企成功开发出自己品牌的手机,创造出一种统一的手机系统以及车机UI操作逻辑,就能为用户打造出一套能够覆盖全部生活场景的生态,相信这样不管是对手机还是对车,用户粘性都会增加。

此外,用户数据的收集,在建立自家品牌的生态上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还是拿吉利举例,在去年,吉利投资建立的商业化卫星工厂“首星”下线,吉利商业航天业务包括了卫星设计研发、制造、运维服务等,可以说是全产业链的布局,这些硬件布局必定会为建立独立的“用户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
0未来或会踩的坑,现在就填平
也许你会想,比做手机研究车企自己的APP不是更经济实惠吗?话是有道理,但是软件究竟是要受到硬件承载的限制,拿李斌本人的话说,没有自己的智能终端设备,就如同“自家的钥匙在对手那里”。另外他也表示,除了手机,可穿戴设备蔚来也会继续研发。

去年,苹果公司宣布在2025年左右的时候将会推出首款苹果的智能汽车,将瞄准“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对于国内智能汽车行业的大佬们而言,这可能是着实紧张了一把。李斌曾经表示,蔚来汽车的用户约有50%都是苹果用户。而ios现在对汽车行业相对封闭,一些如UWB等蔚来平台标配的技术,在苹果系统中并不兼容,这就导致了以后有可能将出现的种种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智能终端设备,在科技公司造车之后,专注智能汽车车企有可能会丧失主动权,无法给用户提供很好的体验。
车企说做手机容易,但真的做起来,除了资金、资源的投入以外,还需要消费者买账,如何做到呢?
我们提到过,现在的手机制造行业的竞争早已是红海,又要重新让用户适应一套新的系统谈何容易?这点来说,李斌也表示短期内可能跳不出相对激烈的竞争。他强调“蔚来考虑做手机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给车主一款车机互联体验最好的手机。” 所以也许我们可以猜测,蔚来造手机的出发点首先是先服务于车主,给出好的车机交互体验,先小范围来尝试,可能在车主中先刮起一股风潮,再慢慢推向更广的消费群体。

如今,一些先人一步的智能汽车大厂开始做起了手机,这不得不说是有意义的,即使是先从车主群体中小范围建立起生态,如果大家觉得好用,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车主,以及手机用户。就手机业务来说,虽然前路艰辛,一开始入局必定会面对激烈竞争,但尝试的必要性也是有的。加之车机系统的不断升级,自动驾驶的发展,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下车是手机,上车手机变车机”呢?
车企造车,也许就像李斌说的“虽然很难,一开始也有不小差距,但是总要开始的对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三亚视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缅甸交通和通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取消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以来,缅甸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2023年该国电动汽车进口量为2000辆,其中90%为中国品牌电动汽车;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缅甸电动汽车注册量约为1900辆[全文]
    2024-03-01 02:00
  • 据彭博社报道,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首次超过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总份额之后,日本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有望于明年首次超过乘用车销量的一半。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市场由来已久,丰田汽车在1997年就推出了普锐斯[全文]
    2023-12-22 02:00
  • 北京12月18日讯(记者陈梦宇)在昨晚央视新闻播出的《面对面》节目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坚持“十倍投入”策略,一般车企造一辆车,大概投入三四百人,10亿-20亿元的研发经费,而小米第一辆车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全文]
    2023-12-19 02:00
  • 据外媒报道,当前福特卖出的每一辆电动汽车都会给该公司造成亏损,其高端品牌林肯也在重新考虑其电动汽车战略,但是福特依然在推进其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福特最近警告称,今年其电动汽车业务部门Model e的亏损将达到45亿美元,比此前的预期高出了5[全文]
    2023-08-30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三亚视窗 sanya.scxin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